《魔笛》The Magic Flute(1975)

 

      《魔笛》大概是所有影展電影中,最不柏格曼的電影了。改編自莫札特的作品並且全片以劇場模式拍攝相當大膽創新。但歌劇的方式呈現相當冷門,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感到不耐。不只是舞台前,就連後臺的表演者休息狀況也非常自然的記錄下來。打破了電影與劇場、表演者與觀眾間的界線。

 

      從片頭許多不同人種的觀眾不停地轉換,以及片中時不時的會帶到一個小女孩隨著劇情呈現細微的表情變化,也讓觀眾彷彿身在劇院中,觀賞一部歌劇。這也讓我想到現在有些電影都會有台下一些身穿華服的貴族認真聆聽音樂會或歌舞劇的場景,的確是一個難得的觀影經驗。

 

劇場拍攝的《魔笛》依舊有許多樂趣在裏頭。

 

《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1982)

     

      雖是導演的最後一部作品,卻是我在影展觀賞的第一部電影。188分鐘的片長沒有拖泥帶水之處,每個橋段都塑造出了眾角色的性格。《芬妮與亞歷山大》可以說是柏格曼集大成之作品,童年的著墨、婚姻與感情的挫敗等等,都可以在這部通俗的家庭劇中看見。

 

      不過相較於前面幾部作品,這部多了許多積極光明與溫暖寬容。背景設定在一戰前,仍是一個和諧美好尚未被摧毀的世界。聖誕節氛圍的家庭聚會作為全片開場,充滿幸福的氛圍,也是角色的感情噴發以及男女關係的建立。

 

      後半段開始就帶入家庭的分歧與宗教信仰後,全片氛圍慢慢轉為嚴肅且沉重。其中我最喜歡亞歷山大被主教懲罰的情節。倆小孩年紀輕輕的就很有骨氣,情緒釋放讓我印象深刻。

 

      全片除了有導演柏格曼愛用的家庭與宗教元素外,還有一些美好的社會與成長環境,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導演半個人自傳的投射作品,又或是導演自身生活的理想呈現。

 

芬妮與亞歷山大的戲份越到後面越多。

 

一家人的和樂氛圍,就連僕人也相處融洽。

   

《夕陽舞曲》Saraband(2003)

 

      在《芬妮與亞歷山大》後,隔了幾十年,柏格曼再把厄蘭約瑟夫森、麗芙烏曼找回來,拍了真正的「最後一部」作品。呈現了家庭與傳承的命題。除了導演自身經驗的影子之外,將老班底找回來更有某種為電影生涯做總結的意味在內。

 

      《夕陽舞曲》中,麗芙烏曼與厄蘭約瑟夫森已經最老一代的長輩,麗芙烏曼飾演的瑪麗安有著老道經驗又沉穩寬容的性格,對於年輕有夢想的前夫孫女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聆聽者。對於厄蘭約瑟夫森飾演的前夫而言,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兩人間的感情依舊細膩且能夠互相依靠。對於約翰家庭的難解問題,慢慢有了微妙的變化。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本片的故事編排,將劇本切割成十個章節,每個章節都靠兩個角色間的對話慢慢推演劇情,建構出角色的形象,就連片中只出現出片的安娜,彷彿都相當立體的出現在電影當中,證明了柏格曼寶刀未老的實力。

 

若能多看幾部後再看《夕陽舞曲》,或許會更有感。

 

(圖片來源:IMDB)

arrow
arrow

    MovieTal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